编者按:2024年11月24日上午,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下,由上海静安区方德瑞信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承办的“规范募捐新浪潮下,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平行论坛在杭州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是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4年会平行论坛之一,现场汇聚了超百位的公益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共同探讨公益组织的未来发展,为公益组织的规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建议。
郑州市金水区大有启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高卉以“自律是组织的生命线也是增长点”为题,分享了她的观察与经验。(本文已经由演讲者修订)
很荣幸能代表一个公益从业者的个体,以及代表一家很小的机构来分享这个主题。我们机构是区级机构,体量真的很小,所有人此刻都在现场。所谓小,一是机构的人很少,二是我们做的事情很小,三是机构筹资体量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每年勉强把年度计划的事情能够顺利做完,同时让机构能够维系正常运营,不死掉。我们机构成立了三年,每年的庆生,都是名副其实的“庆生”,庆祝自己还活着。
本场论坛上有这么多的专家学者,我会想,自己做主讲嘉宾合适吗?但主办方说合适,之所以合适,是因为你分享的既非经验,也非成绩,你此刻分享的是一种信念,只要真的相信,就可以分享。
我所在的区域,总是有很多和慈善相关的负面热搜,在这样的环境里,选择相信确实很不容易。
但是我想说的是,“相信”分两种类型:
一种相信是眼见为实,就是事实层面的相信,看见就相信;还有一种是哪怕我没有见过这个事儿,我也愿意相信它,这个才叫信念层面的相信。其实,从信念角度,很多人会相信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比如说“好人有好报”。即便没见过这样的案例,即便还经常见到反例,但是我依然选择相信,我也愿意因此而做一个好人。比如说“自律是组织的生命线”,也是增长点,这句话听起来很像“好人有好报”。因为很难用明确的因果证明,而且身边很会有很多反例,比如有些不自律的机构,“增长”得也挺快,看起来筹资体量越来越大,过得也不错。
但是即便存在很多反例,你依然选择相信的东西,才能叫做信念,否则就只是经过理性算计以后的考量。
我也经常听到有行业内伙伴说,我们为什么还要提自律?因为很多不自律的机构路越走越宽,然而自律反而让我们把路越走越窄了。有这么多的法律法规,依然约束不住有些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讲自律,不是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吗。
一旦开始这么想,其实就是经过观察分析以后的考量,从得失出发做出的选择,就不叫信念。一旦出现考量,其实意味着面对现实的缴械投降。
伦理上的坚持和信念上的相信,不需要证据,也不需要结果支撑,直接信就好。有一句话叫做“非观因果方为善”,不去考虑因果,依然愿意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善事。
作为公益组织,传递价值和提供服务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使命。如果说只是提供了服务,而没有传递一种价值上的良善,那么我们最多算是一个做了些事情的工作者,但是不能成为引领社会向善的力量。
贾老师今天早上问我,某某是公益人吗?我理解她的意思,他的工作背后有他的价值坚守和追求吗,想通往什么愿景吗?
“自律是组织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增长点”,关于这句话,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大量的案例来支撑,但是我依然相信,为什么?我们从三个关键词来分别理解:
第一,关于自律。自律和合法合规肯定是有交叉的,但自律也有其独立的价值,外部力量不让干什么,我就不干什么,那是合规层面的他律;而自律是指:我自己认为我哪些绝对不能干,比如说刘盛刚才说到,如果不知道怎么来的钱,其实很令人惶恐。只接受基于价值认同的捐赠,而妨碍组织使命愿景实现的钱坚决不能接,这就是一种自律。这种自律在组织内部要达成共识,这个共识,有时是“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做”,有时也会是:“这件事我们绝对不能做,这个人或者组织,我们绝对不能合作”。这些自律的自觉,才能让我们更加聚焦于组织的使命愿景通往的方向,也能够让我们精力更向这个方向走,也使我们这家小机构,每年不管多艰难,也能够把计划中想要做的事情做完整,能够给捐赠人做好交代。
所以自律,并不仅仅是一个紧箍咒,也是火眼金睛和金箍棒。金箍棒这个东西不光是攻击性的,也是防御性的,金箍棒可以给自己画一个圈,在关键时刻,保护缺乏防御能力的组织。不要害怕画地为牢,因为自律的圈子,阻拦的只是妖魔鬼怪,又不是正经人。从这个角度讲,自律不仅是约束,也是一种力量。
第二,关于生命。刚才我调侃说我们机构三年没有“死”,一是调侃机构体量小,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想强调我们还保有着生命的状态,并没有单纯存活而放弃了应该坚守的;没有为了存续而丢掉使命,或者在使命上产生偏移。我们一直让机构像一个生命那样去活着,而不是像僵尸。因为生命不仅仅只在意当下的存活,还会在意未来。
第三,关于增长。有时候,看起来的增长,只是一种膨胀,比如单纯资金体量的“增长”,其实很多时候是泡沫。但真正的增长,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机构的关注者、支持者、参与者的增加,机构服务的具体呈现、服务质量提升、社会认同度、公信力的积累,大家都知道,以上这些增长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内可能都不一定立刻反映到你的资金体量上。但我们自己应该更加看重这些增长,并且为这些增长而欣喜,因为有这些增长在我们机构才真正作为一个生命在行业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价值。
所以“自律是组织的生命线,也是增长点。”
自律主要是靠伦理。伦理,有人说它是顺应人性的,也有很多人会说它是违背人性的。这取决于你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当然这么大的问题,我们一时半会也分析不出来,可能绝大多数人会认为人性是复杂的。刚才有老师说这个行业做坏事的人很多,其实这话应该这么说:这个社会上做坏事的人也很多,但至少,想干坏事就不要进入公益慈善行业了。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守护的就是社会良善的底线,至少在这个行业,伦理应该是维护人性中良善部分。
世界究竟要走向何方?其实取决于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相信,如果大家都相信好人有好报,事情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大家都不相信,还会维系在我们觉得不怎么OK的状态。
所以:你的世界塑造了你的相信,同时你的相信也在塑造着你的世界。和行动一样,信念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