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回访,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
2025-04-16
3月和4月,启行学社的志愿者们带着牵挂与期待,和童在蓝天下社工、青林社工、梦荷社工等伙伴机构志愿者一起,回访巩义、新密、荥阳三地启行学社的孩子。
春意盎然的时节,志愿者和孩子们在院落里围坐,回忆冬季营的人和事,畅谈最近的学习生活。
小菲说Ta正在练习和自己做朋友,方法有画画、发呆、散步;
小涵高分考入理想高中,并且在最近一次的考试中进步很大;
小梦参加了年级运动会,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Ta说重在参与;
小琳把冬季营志愿者写的纸条贴在书桌醒目位置,每天做功课时都能看到;
小圆坐在一个带轮子的小板凳上,转身看到冬季营的志愿者,直接来了一个大大的“滑抱”。
小琳珍藏并时刻展示的结营留念,铭记着“被看见的瞬间”
志愿者们在营会活动中认识孩子,时隔两月后,走进孩子日常的生活环境,看见了更真实的孩子,也更能够理解孩子们的表现。
有父亲重病去世,留下懂事的她、两个妹妹和背在妈妈身上的一身债务;
有父亲在那场洪灾中失踪,留下妈妈带着5个满院疯跑的孩子;
有的父亲需要外出打工,只好靠Ta暂时休学照顾重病的母亲……
稚嫩的肩膀上承担了太多重担,原本属于孩童的无忧时光过早沾染了灰尘。
我们期待通过回访,传递志愿者们的持续关注,再加上穿插在春秋季阶段性相聚的营会活动,擦亮蒙尘的童年,和Ta们一起看向未来。
孩子们的祖辈照养人不仅承担着家庭的经济重负,还要应对当下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也非常需要志愿者的沟通与开解。
这些家庭在缝隙中向阳而生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孩子,也来自于背后竭尽全力的托举。
志愿者张蕾在手记中写道:“不是每一次陪伴都能改变Ta们的命运,但每一次伸手,都能传递温暖。Ta们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被看见。”
我们也确实通过一次次的交流,体会到被“看见”的力量在孩子身上带来的改变。因为在回访中,Ta们提起和回顾的人,多半是在营会中看见Ta,与Ta对话的参与者。
小妍说起了在冬季营交到的朋友小怡和小轩,因为对方曾经给予过Ta关注的眼光,开启了一段因“被看见”而开启的跨区域友谊。
当我们问到小妍:如果下次活动你的好朋友没有去,你还愿意去么?
在营地因被朋友看见而喜悦,但进而发现,“被看见”真正的源头是自己的选择。
这个问题,我们几乎问了所有回访的孩子。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期待是,希望孩子们能意识到,从“被看见”开启的视线,最终还是要落在自己身上,最终“看见自己”。
当我们叩响家门,看到的不仅仅是生活之重,同时也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孩子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着,发现着世界的美好。
告诉Ta们在身边、在远方都有持续关心着Ta们的人。
在启行学社,我们更愿做一面镜子,映照出Ta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心底涌动的热情,以及那些未被定义的潜能。
回访不是终点,而是新故事的序章。愿Ta们慢慢理解,世界的辽阔从不拒绝笨拙的探索者,我们始终在同行的路上。
这里的“我们”既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更是我们所共同认同的价值。
感恩童在蓝天下、青林社工等一线伙伴长期以来家人般的关爱;
感谢每一位同行者,你们的每一份关注、每一程陪伴,都在为这些孩子搭建通往辽阔的桥。
王增民 张蕾 理广林 谷雨晴 毛李惟怡 杨潇原 高方方
以及所有捐赠、传播、关注过“关注河南故乡的孩子”以及“启行学社”项目的爱心人士!